唐僧口中的“女菩萨”和“女施主”有啥区别?
发布时间:2024-09-19
在《西游记》原著中只出现过“女菩萨”,没有“女施主”。
在小说中,
“女菩萨”至少出现过20次
,唐僧对女人是这么称呼的,包括悟空、八戒甚至旁白中,也使用了这个称呼。
但是,
从未提到过“女施主”
。
其中,唐僧说了15次“女菩萨”,称呼对象包括老婆婆(黎山老母所变),白骨精、百花羞公主、蜘蛛精以及金毛老鼠精。
猪八戒对白骨精和老鼠精也称过“女菩萨”。
孙悟空对老婆婆(黎山老母变成的寡妇)、玉面狐狸精以及老鼠精也用过“女菩萨”。
在镇海寺中,和尚对老鼠精的称呼也是“女菩萨”。
可以看到,在《西游记》的世界中,和尚对女人(不论年纪)用“女菩萨”是很正常的。
当然,其他称呼方式也有,比如“女子”“姑娘”“老姆”“女主”“老母亲”“老婆婆”“老菩萨”“娘子”等等。
其中,“女主”是对女儿国国王的称呼,而“娘子”则是唐僧被女妖抓了之后使用的称呼。
“女施主”是86版电视剧中出现的称呼。
在原著中,从未出现过“女施主”,只有“施主”,而且单纯用于男性。
所谓“唐僧称呼女性为女施主”的说法,应该受到86版《西游记》的影响。
在86版《西游记》中,唐僧对女人(女妖精)的称呼有好几次用“女施主”。
比如在21集《错坠盘丝洞》中,唐僧去化斋,被蒙眼的蜘蛛精抓住后,连忙称呼对方为“女施主”,后来七个蜘蛛精围上来时,他也说“女施主,贫僧是化缘的”。
此外还有几次类似场景,不再一一列举。
然而,电视剧不完全符合原著,这很正常。
86版《西游记》虽然精彩,但很多地方不符合原著,这也是事实,称呼方面就是其中之一。
至于电视剧为何会这样,只能问编剧了。
事实上,当检索明清小说时,可以发现“女菩萨”的称呼非常多,算是正常称谓,但“女施主”则几乎没有。
我检索后发现,
“女施主”仅在《神魔列国志》《禅真逸史》《醒世姻缘传》《刘墉传奇》《玉佛缘》以及金庸小说中出现过,总共才17次。
其中,金庸小说、《神魔列国志》还属于近现代作品。
再检索“女菩萨”则发现,很多小说中都用过,总次数也不下百次。
除了《西游记》之外,《红楼梦》《镜花缘》《初刻拍案惊奇》《禅真后史》《醒世姻缘传》等数十本书中都使用过。
由此可以认为,“女施主”是非常少见的称呼,而“女菩萨”则是常用的。
“女菩萨”与“女施主”有何区别
我看了一些人的回答,很多人都说,唐僧看到漂亮的女人就称呼她们“女菩萨”,看到不好看的就称“女施主”。
这种说法毫无道理,纯属抹黑唐僧。
前面提到,原著中唐僧从未对女人称呼“女施主”,都是叫“女菩萨”。
既然如此,怎能说唐僧对美丑女人区别对待呢?
另外,西游故事里的年轻女性没有丑的。
无论是人还是妖怪,如白骨精变化的大姑娘、老鼠精、蝎子精甚至观音菩萨,都很漂亮。
即便是侍女,如春娇、毛女等女仆,也都不丑。
所以,我认为,“女施主”也罢,“女菩萨”也好,都只是一种称呼,与美丑无关。
唐僧是德高僧,不会因美丑而有不同称呼
很多人受到影响,以为唐僧好色,喜爱女人,但在原著中,唐僧从来不是这样的人。
唐僧作为凡人,有些许不足,比如看到妖怪会害怕,无论是丑陋的男妖怪,还是美丽的女妖怪,这也能理解,毕竟人都害怕被吃,尤其是面对那些青面獠牙,比自己大很多的妖怪。
再比如他会饿肚子,会迷茫取经之路,会因为悟空乱杀人怨恨悟空,甚至直接赶走悟空等等。
这些都是正常的,唐僧毕竟还未成佛,取经路上正是修行,他这些不足也能理解。
否则他什么都完美,不需取经,不会冤枉悟空,不怕任何妖怪,这本书也没什么意思了。
最重要的是,在大方面,唐僧没有任何问题。
他面对女人,从未动过心,即便面对女儿国国王,他也没有动心。
唐僧对取经的心思是坚定的,从未动摇过。
这样的唐僧,岂会因女人美丑,而有不同称呼?当然不可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