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专业心理咨询师推荐|爱己心理
“给自己宽容,成长与疗愈同样需要时间。”
—— 爱己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
· 明明自己很累,却不敢拒绝朋友的请求;
· 害怕别人失望,总是勉强答应不想做的事;
· 习惯性察言观色,生怕说错话惹人不高兴;
· 即使被冒犯,也不敢表达不满,反而先道歉……
如果你经常这样,可能已经陷入了一种心理模式——“惯性讨好”。这不是善良,而是一种病,它正在悄悄消耗你的能量。
1. 为什么你会习惯性讨好别人?
讨好行为的背后,往往藏着深层的心理原因:
🔹 低自我价值感:觉得自己“不够好”,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证明价值。
🔹 恐惧冲突:害怕被讨厌、被抛弃,所以宁愿委屈自己也要维持关系。
🔹 童年模式影响:小时候为了得到父母的爱,学会了顺从和讨好,长大后延续到所有关系中。
**讨好型人格的人,往往最容易被忽视。**因为你太好说话,别人反而不会珍惜你的付出。
展开全文
2. 惯性讨好的代价:活得越来越累
讨好别人,表面上维持了和谐,但实际上:
❌ 消耗情绪:时刻关注别人的需求,忽略自己的感受,长期压抑会引发焦虑或抑郁。
❌ 关系失衡:别人习惯了你的妥协,反而会得寸进尺。
❌ 失去自我:为了迎合别人,你渐渐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。
你总是优先考虑别人,可谁又来考虑你呢?
3. 如何摆脱讨好模式?
改变很难,但你可以一步步练习:
✅ 练习说“不”:从小事开始拒绝,比如“今天我没空,下次吧”。
✅ 关注自己的需求:每天问自己:“我现在需要什么?”而不是“别人希望我怎么做?”
✅ 接受不被喜欢:没有人能被所有人喜欢,有时候被讨厌也没关系。
✅ 建立健康的边界:明确什么是你能接受的,什么是你不能容忍的,并坚持底线。
**真正的成熟,是学会优先照顾自己。**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,你的感受同样重要。
记住:你的善良,必须带点锋芒
善良是美德,但过度讨好却是自我伤害。
真正的好关系,不需要靠讨好来维持。
如果你也经常委屈自己取悦别人,从今天起,试着多为自己活一次。
世界不会因为你“不好惹”而抛弃你,反而会因为你敢于做自己而更尊重你。
你是讨好型人格吗? 你曾经因为讨好别人而吃过哪些亏?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,让我们一起学会更爱自己! 💙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