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能吃螃蟹的人群包括过敏体质者、痛风患者、肠胃功能弱者等,不过对于身体健康的成年人而言,螃蟹富含优质蛋白、钙、磷等营养成分,可以适量食用。
1、过敏体质者:部分人群对螃蟹中的蛋白质或其他成分过敏,一旦食用,轻者皮肤即刻出现大片瘙痒的红斑、风团。不仅影响外观,还伴有灼热刺痛之感。重者呼吸道黏膜迅速水肿,气道急剧变窄,导致呼吸困难,甚至引发过敏性休克。即便此前未察觉过敏,初次尝试螃蟹时,也务必小心谨慎,密切留意身体反应。
2、痛风患者:螃蟹属于高嘌呤食物,蟹肉中的嘌呤含量颇为可观。痛风患者体内尿酸代谢失衡,血液中尿酸长期处于高位,大量进食螃蟹后,嘌呤在体内代谢转化为大量尿酸。极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,关节瞬间红肿热痛,疼痛程度极为剧烈。
3、肠胃功能弱者:患有胃炎、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、肠炎等胃肠疾病的人,胃肠黏膜本就脆弱敏感。螃蟹富含蛋白质与蟹黄中的高脂肪成分,相对不易消化,食用后会加重胃肠负担,促使胃肠蠕动紊乱,进而引发腹痛、恶心呕吐、腹泻不止。
蟹黄富含胆固醇,大量进食螃蟹后,胆囊需剧烈收缩以分泌胆汁来消化蟹黄中的高脂肪、高胆固醇物质。胆囊炎患者胆囊存在炎症,胆结石患者胆管内有结石阻塞,胆汁排泄不畅,胆囊收缩时会引发右上腹剧痛,疼痛可放射至肩部、背部。还伴有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令病情愈发严重。
吃螃蟹的注意事项
新鲜的螃蟹是食用安全的基础,购买时优先选择鲜活的螃蟹。死蟹极易被细菌污染,尤其是河蟹,死后细菌会迅速繁殖,分解蟹肉产生组胺等有害物质。食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,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若购买的是海蟹,死后短时间内冷藏保存尚可食用,但也需尽快烹饪。生螃蟹可能携带细菌、寄生虫和病毒,如副溶血性弧菌、肺吸虫等,这些病原体在高温下才能被有效杀灭。烹饪螃蟹时,建议将其在沸水中煮15-20分钟,确保螃蟹熟透。螃蟹壳完全变红,蟹肉凝固,表明已熟透。避免食用半生不熟的螃蟹,以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。